“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同志发表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观点,用在当今社会对普洱茶不同的看法上倒挺合适。总起来看,主要有两派—— “捧杀派”和“棒杀派”。热捧的一方,将普洱茶神秘化、诗化、圈子化;棒打的一方,把普洱茶认同为股票、君子兰,非常恐怖地宣布——“普洱茶泡沫破了”, “崩盘了”!近两年方一知一直站在普洱茶市场第一线,对普洱茶市场的潮涨潮落有着自己切身的感知。从爱护普洱茶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方一知愿以理 性而平实的态度,就普洱茶市场的走向和态势,提出企业外脑的第三方观点。
多元价值的时代,多元价值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火与凉、盛与衰,一切的根源在于普洱茶恰逢千年未遇之变局。这是一个多元化观念并存的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开 明的和谐社会,是一个见仁见智、价值多元、和谐共处的盛世年代,人们对于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而每一种观点 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普洱茶横空出世,命运轮回,如果撇开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恐怕仍是“藏于大山无人问”,遗落在历史的深处了。
对于普洱茶的多元价值,方一知根据外脑服务的实战心得,提炼出五点:普洱茶可以喝,具有品饮价值;可以“吃”(不是吃药胜似吃 药),具有保健价值;可以品,具有文化价值;可以藏,具有收藏价值;可以“看”,具有审美价值。这五种价值叠加于普洱茶一身,使普洱茶在社会上的流行带有 了某种传奇性,同时埋下了普洱茶命运里程中毁誉褒贬、大起大落的因子。
普洱茶的审美价值是方一知的独家心得,不妨罗嗦几句。一是普洱茶的汤色,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二是普洱茶的“裸体”,经过时间的陈 化,发生了令人心动的变化;三是普洱茶的包装,由内飞、棉纸和包装盒三个载体组成,能够印制出反映茶文化内涵的商标、图案和画面,用视觉语言营造出与品饮 快感同在的视觉快乐。普洱茶三重包装优势,是中华茗茶大家族中的其它茶兄茶弟所不具备的。
诸位看官尽可挑剔方一知的观点,好在非黑即白、非驴即马、二元对立的年代已成过去式。大家放平心态来透视普洱茶的前世今生,“捧 杀”和“棒杀”都是不可取的极端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普洱茶的生命周期绝不止于当下。多元价值的普洱茶,置身于一个多元价值的时代,肯定会激发出繁 复多彩的变化,于是有关普洱茶的各种话题不绝入耳也就不足为怪了。
几个茶企业的现在不代表一个行业的未来
有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无论如何回避不了:怎样解释当下普洱茶市场大面积滑坡、价格回落的现象?这个现象直接诱发了所谓“泡沫”、“崩盘”的结论。
对此,方一知的回答是:几个茶企业的现在不代表一个行业的未来,几个茶企业的今天也不代表他们的明天。是历史推举出了“大益”、 “下关”、“中茶”等一线普洱茶品牌,是普洱茶行业积淀的历史文化成就了以“大益”为代表的普洱茶强势品牌。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资本的强力拉动,把“大 益”、“中茶”、“下关”等推到了行业的最高位置。举“大益”为旗帜,成百上千的普洱茶厂家在云南大地上呼啦拉涌现出来。“大益”的行业标杆作用史不可 没。但是,毛主席说过,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普洱茶市场的推进节奏很快,普洱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捷报频传的喜悦里,不能忘记“与时俱进”。2006 年下半年,方一知曾与若干业内人士探讨过:高速拉升的大益普洱茶,如何实现市场软着陆?!
方一知外脑工作室关于普洱茶的品牌观是:一个品牌两个支撑点。即一个普洱茶品牌是由品质和文化两大支点来支撑的。不可否认,普洱茶 的起步期,资本的支点作用十分重大。可从持续发展的普洱茶市场周期看,资本这个支点所发挥的特殊能量,针对市场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对品牌塑造的作用并 不直接,所以外脑品牌观没有把资本这个支点收入其中。说得直截一点,如果不进行文化挖掘、品质提升,仅仅依靠资本的拉力,是要“透支”品牌价值的。当资本 的支点坚挺到一个顶点时,没有品质的支点、文化的支点及时去支撑,发生市场的倾斜是早晚的事情。不过对一个茶企业而言,缺少资本,没有底气;没有文化,缺 乏后劲。
前文谈到普洱茶叠加与一身的五种价值,一个阶段的市场运作情况是把普洱茶的收藏价值放大了,把“藏”字放大到了一个极至。其实从 “本”和“源”上说,品饮价值和文化价值才是普洱茶的终极价值。品饮价值以产品品质为前提条件,文化价值以文化内涵为前提条件。普洱茶的品牌价值,最大化 的体现就是品饮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累积与互动。这里面的区别和联系是,普洱茶五种价值的叠加,能大大提高普洱茶的市场价值,若要提升普洱茶的品牌价值,撇开 品质和文化的打造是不可想象的。严肃地讲,脱离品质和文化,单单依赖资本的手段去调节市场,最终要遭到市场惩罚的。
方一知一贯强调,“大益”等普洱茶一线品牌的经销商们,运作的是一种销售模式,在普洱茶市场的特殊历史阶段,在某一个重要的历史节 点上,这种销售模式发挥到了叠屋架领、无以复加的地步。与资本的结合,与销售网络的链接,使该销售模式演变为一种利润空间巨大的盈利模式。只是这种销售模 式是一把“双刃剑”,推动普洱茶市场发展的是它,透支普洱茶品牌价值的也是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销售模式会退化、进化;伴随二线品牌与若干成长型中小茶 企业的强劲崛起,新型的销售模式将陆续取代它的市场前沿位置。话说回来,应当承认“大益”有一个优秀的经销商团队。方一知认识的一个大益经销商,开博客、 在报刊上写文章,为大益普洱茶鼓与呼,值得从心坎里尊敬。然而,在客观上并没有成为从厂家到经销商整体的自觉。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大益”、“中茶”、“下关”等一线品牌受到的市场创伤,无疑是一种警醒: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品牌运营势 在必行。资本经营与品牌塑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于那些发奋图强的中小茶企业,普洱茶市场的胶着状态,恰恰为之提供了蓄力、发力的最佳时机。记得物 理学有个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当下普洱茶市场的震荡、萧条,实在是一件大好事,它是普洱茶成行成市以来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一次最大的推动。重温恩 格斯的一句名言应当是恰逢其时:“没有一种历史灾难不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
中小企业是普洱茶市场的中坚力量
几年后回头看近期普洱茶市场震荡现象,定会发现,借中央媒体“叫板”普洱茶市场之机,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对普洱茶市场力量进行了一 次调整,若干普洱茶中小企业乘机快步追赶了上来。中小茶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在震荡中被唤醒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北方市场受广东市场的冲击并不大; 二线茶品牌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个别茶企业的产品价格还稳中有升。往年茶博会现场,一定是“大益”展位前排队购买、人气旺旺;今年云南首届春茶博览会上,破 天荒地传出一个消息:一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勐海大叶茶厂的“大叶普洱”获现场销售冠军——四日零售21万余元!
透过现象看本质,普洱茶市场看似处于停摆的胶着状态,实则暗流涌动,——市场眼光锐利的若干茶企业,正在整合资源、积蓄能量、寻机 待发。趁一线品牌疲惫的间歇,新晋茶企业伺机在市场亮相,引起了触须灵敏的媒体注意。有媒体甚至断言:普洱茶市场正逐渐回温,普洱茶市场的春天远没有到 来。如此转过一个角度看,这次普洱茶行业危机非但没有给普洱茶市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反而为怀抱理想、企图有一番作为的中小茶企业日后崛起,提供了一个预 跑的准备期。
如果说有“洗牌”这回事儿,那么普洱茶行业的洗牌已无声地开始了。传统意义上的“洗牌”概念,是通过抢原料、争市场等无序竞争导致 的茶企业间不断升级的“内战”造成的,眼下的竞争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品牌战!那些并不持有大资本的中小茶企业挤了进来。在一线品牌遭受市场重创的严峻 形势下,他们因为注重保持产品品质的连续性,而在市场发生动乱时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因为不断为产品、企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而吸引了经销商与消费者的注意 力,因此他们拥有了与资金实力不相符的品牌影响力。1000吨至2000吨是不高不低的生产规模,跨入这个门槛的中小茶企业比比皆是。运用品牌的武器,他 们将在普洱茶市场上左冲右突,打破原有由一线品牌控制的市场秩序。正是:今朝市场风云变,未来风景更好看。
普洱茶的文化价值还没有真正凸现出来
即使把普洱茶打回谷底,普洱茶的使用价值——可以喝——依然存在。和谐社会,人们普遍要求休闲、舒适。普洱茶作为饮品,优雅并且高 尚了茶人茶友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茶的文化精神浸染了人们的心境。在一些社会场合,喝普洱茶还代表着品位和地位。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是普洱茶 消费的“表”和“里”,先“喝”后“品”,观色、闻香、体味,喝茶的过程激活了感觉,让人享受到了和乐气氛、情谊、心神落定的种种精神意味。从物质过渡到 精神,普洱茶是载体,是中介,是法门。说白了,盛世兴茶,可以不是普洱茶,也一定是别的什么茶。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茶商利用普洱茶赚取高额利润是一回事;茶友喜欢茶、喜欢体验喝茶的那种感觉、境界是另一回事。不管普洱茶市场如 何跌宕起伏,喝普洱茶是“挡不住的感觉”!哪怕市场崩盘,普洱茶该喝还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需求就有市场,人类的需求就是市场的动力源。需求和满足 需求的机制给出了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需求与满足决定了市场发展的速度和长度。市场进程、结构及运行方式无形地受到了人类深层需求的牵引。比如,北 方人民多半习惯秋冬喝熟茶,那么普洱熟茶可能就是厂商拓展北方市场的重要销售对象,顺延开去,普洱茶的秋季招商多半会针对北方市场展开。
把上面两段内容合拢,把握好需求、文化及市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普洱茶市场的现状便有了通透的认识。中央媒体一锤定音“普洱茶 泡沫破了”,无非是价格炒作的空间太高,但是打击市场却不能最终灭掉人的深层欲求。普洱茶这个东东,物质的东西所值不多,空的比实的更值钱,这是一个时代 价格的变化,是进入和谐盛世水到渠成的一种文化状态。其中的关键在于,要看到普洱茶产生高利润的地方,都是因为文化,而非其他原因,——社会各阶层把共识 统一到高额利润产生于高文化附加值,或者说市场运作与消费者内心自觉的文化相呼应,从而获得利润,这样普洱茶市场最大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方一知有一个“划分跑道”的说法。普洱茶行业可以划分出若干跑道,50米……100米……1500米……3000米……,每条跑道 上都有希望夺第一。这若干条跑道分别为: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健康文化、生态文化、商业文化、人生文化、社会文化、时代文化……普洱茶文化不以大 论英雄,小厂也可以大运作,小厂也可以创品牌。多元价值的普洱茶,与这个多元价值的时代同声相吸,没有一个统一的品饮标准——合适就好。建立在品饮价值之 上的文化价值当然也是多元的,品牌文化之路非常宽广。当下的市场症结是,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发挥到了一个极点,普洱茶的文化价值却远远没有挖潜、凸现出来。 普洱茶打造高端品牌,奋力开创出别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之路,是正途,更是必由之路。
方一知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普洱茶是活的大于死的,虚的大于实的。意思是流动资金大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大于有形资产。扫描众多普洱 茶产品,包括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茶企,其茶品之上只突出一个商标,实在看不到太多的文化元素在闪光。实话实说,95%以上的茶企业,还没有找到走入普洱茶品 牌文化的门径。
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注入文化的意味,必须是在质量过硬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功能的强化一定是在物质功能解决之后。好有不恰当的一比,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如经济基础,普洱茶的文化价值是上层建筑。
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
普洱茶经历了三次“危机事件”:2005年7月“猪厩普洱茶事件”;2006年3月“十二种普洱茶不合格事件”;2007年3月 “普洱茶保质期事件”。方一知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后两次事件的危机处理,很深的体会是坏事就是好事,大坏事就是大好事。每一次事件都推动了行业的一次进步, 涉事企业仿佛进入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快速催熟、快速成长、快速发展。纵观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暂时停滞都与后一个阶段的提速相对应。按照方 一知普洱茶行业发展“四段论”:起步期(2004年——2006年);培育期(2006年下半年——2008年);发展期(2008——);平稳期,当下 普洱茶市场的风云变幻并不难解。2007年普洱茶行业培育期内,常识普及、标准规范、市场认知,诸如此类的问题再正常不过了。到今天为止,再不会有人认为 普洱茶是猪厩发酵出来的吧?!前不久陕西省质监局下文勐海大叶茶厂,要求大叶普洱标注“质量等级”,联想3月份发生在大叶茶厂身上的“保质期事件”,其实 问题很容易求解:“保质期”涉及到普洱茶的后发酵、越陈越香,“质量等级”则涉及到普洱茶的拼配。真理越辨越明。时间说明一切。普洱茶市场的发展规律,正 如毛泽东所言,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普洱茶的发展动态就像抛物线,一时的上扬或回落,并不影响普洱茶总体的发展趋势。
普洱茶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行业与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站在高处向下俯瞰,普洱茶世界的大格局已经很清 楚了,从模糊到透明,从辨伪到存真,人们的神秘感回落到亲切感,好奇心落实为平常心,直至最终普洱茶在和谐盛世人民群众里的日常生活里基本成型。回归常态 的普洱茶值多少钱,那是后话了。现在方一知归纳一下未来几年普洱茶竞争的几个特点:
第一,普洱茶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2005年建设一个像样一点的茶厂需1000万元;2006年2000万元打不住;2007年3000万元资金投入仍感运转紧张;2008年恐怕投资5000万元以上,加入茶企业的竞争行列才够资格。
第二,普洱茶市场竞争进入“品牌战”。所谓“品牌战”是以品质提升和文化发掘为内容,以品牌来带动销售,用品牌来拓展市场。如此以 来,人们对普洱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普洱茶的品牌要求越来越高。较长一段时间内,大多经销商的盈利模式是贴牌、资金加网络。普洱茶品牌战进入白热化状 态后,受到冲击最大的可能就是靠贴牌赚取差额利润的经销商。看来经销商应未雨绸缪、早做应对准备。
第三,普洱茶企业的竞争一轮又一轮,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2005年底勐海县境内落成茶厂50余家,2006年11月工商注册茶厂 83家,截至当下已有180家茶厂在勐海县拔地而起!2006年上半年,方一知工作室服务过的云南一品堂公司当时占地38亩,投资1000多万元,是勐海 县茶厂中“硬件”最好的,而今勐海县经济开发区占地100亩以上的茶厂近10家,投资1亿以上的茶企有6家,据说另有30家不低于3000万投资的茶厂排 队审批……真像崔健同志唱的那样“这世界变化快”。从茶原料的价格战开端,到抢开形象店的终端战,竞争将逐步升级。茶企业老板之间的竞争是普洱茶市场竞争 的最高竞争形式,比决策,比眼光,比胆略,比智慧,比气度,比境界。把握明天,把握未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就会把茶企业领到一个胜利的方向,不管任 何风吹雨打,都能在普洱茶市场上稳稳地站住脚跟。
普洱茶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普洱茶市场竞争精彩无限。从普洱茶企业的力量对比看,有的二线品牌的实力比一线品牌还大,有的新生 茶企业的资本投入一起步便上亿,所以一线品牌与二线品牌的划分是相对概念。底蕴丰厚的普洱茶文化,使得普洱茶品牌的运作极具弹性。企业大不一定品牌硬!快 步走近的2008年,将上演普洱茶市场较量的精彩大戏。一线品牌与二线品牌,中型茶厂与新建茶厂,“老字号”与“新生代”,会在普洱茶市场格局中面对面, 普洱茶行业的“洗牌”有可能大规模展开。诸位看官拭目以待。打枪的不要,面向普洱茶北方市场的广大疆域,实力茶企已吹响了冲锋号。一个显著的迹象是,下半 年各地展会的展位很快订满了,一订就100多个平方,这在以往只有勐海茶厂独家享有!不管“乱战”也罢,“乱象”也好,大乱必有大治,普洱茶必定走向一个 共赢的市场结局。方一知称之为“和谐共存的普洱茶市场生态圈”。普洱茶不同于其它行业,最后资源与优势集中于行业前三名、前五名;普洱茶深厚的文化底蕴, 决定了未来市场上多个品牌和合共赢。无论是痴迷的茶友还是广大消费者,都可以凭个人的喜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普洱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 园”。这才是普洱茶的春天,是普洱茶永续存在的意义,是普洱茶的命运。(完)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最具魅力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普洱茶 加工车间 下一篇:普洱茶的出口麦号怎么区分~~~
媒体宣传部:media@51pot.com 商务拓展部:business@51pot.com 投诉建议部: complaint@51pot.com
Copyright ©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1 美壶热线:1347257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