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多自品,全手工单片拍出方器的身桶,难度自品,对比,欣赏
简介:底糟青名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大致可分:头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亦为数百年来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糟青”名之。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广泛使用。
窖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糟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
泥性:底糟青由于产于紫砂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广泛使用。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糟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难度:
特点: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稀少.烧成的壶呈现 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冲茗特性: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余仲华(舆仲华) 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一九六五年生于宜兴壶艺世家, 一九八四年成业紫砂, 现读于南京经贸学院工美专业。
一九九六年创立[陶陶居]壶艺工作室。
二十余年孜孜不倦, 在继承传统中锐意创新, 风格独树一帜, 常用精妙的紫砂语言来诠释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擅长全手工制壶(左撇子), 紫砂绞泥,匠心独运,独辟蹊径,独有鸡翅木绞泥及水墨山水绞泥。
作品构思随心所欲, 创意主题鲜明, 工艺炉火纯青。
壶内壶外无不浸润着美的追求,自由的向往, 掀开壶盖,扑鼻而来的是浓浓文化气息,夺人心目。
* 2006年参加届省紫砂全手工现场创新大赛,[相濡以沫]获一等奖。
* 2006年[相濡以沫]在全国第八届陶艺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
* 2006年[陶与木]获届省全手工作品参评二等奖(未设一等奖)。
* 2006年参加宜兴市届紫砂陶全手工技艺大赛,现场制作[传炉],获[紫砂全手工技艺合格传承人]称号。
* 2006年[相濡以沫]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2006年[相濡以沫],[陶与木]入编[06全手工制陶大赛优秀作品集]。
* 2007年作品[相濡以沫],[陶与木]受邀参如韩国[2007年韩中国际陶瓷交流展], 获一致好评。
* 2007年5月作品[同心若金]对壶获2007第三届宜兴市陶艺专业新人大赛一等奖,并入编<<第三届新人大赛作品 集>>。
* 2007年6月<<人民日报>>收藏版专题报道。
* 2007年7月获2007第二届全手工制陶大赛一等奖(现场作品[同心若金]),作品入编<<07全手工制陶大赛作品集>>。
* 2007年江苏电视台专题录制全手工制壶节目,并在江苏卫视播映。
* 2007年10月作品[同心若金]对壶受邀参展07金秋宜兴中外陶艺展,作品入编<<07金秋宜兴中外陶艺展作品集>> 。
* 2008年入编官方<<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名人录>>。
* 2008年获08宜兴第三届制陶传统技艺大赛一等奖(现场作品[一统江山])。
感谢您对美壶网的关注!请您写下对紫砂壶或美壶网的评论或者建议。
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衷心感谢!
来个个人喜欢的普洱茶砖开~
各位看官不要介意,偶开茶比较野蛮了点,一般饼直接用手,砖厚了点o(∩_∩)o 用茶针乱敲~
醒茶~
来个个人喜欢的普洱茶砖开~
另外显摆下偶的普洱小茶罐~很有气势吧o(∩_∩)o
准备一个经常用的开过壶的,主泡~ 偶最喜欢石瓢类,百看不厌,经典实用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把壶内的杂质去掉,里面有茶壶的泥料碎屑,白色的是石英粉,烧成时放壶口上防止壶口盖粘连的,用清水清理干净过,再用热水清理下
那个童鞋说你那~~~~注意啦,清理干净哈o(∩_∩)o
开泡用普洱茶继续冲洗另外顺便洗茶~
泡他个个把小时,拿出去再次清洗~
好啦,剩下的就是好好享受品~
各位来一杯,休息下
喝足,不忘培养下茶宠o(∩_∩)o
媒体宣传部:media@51pot.com 商务拓展部:business@51pot.com 投诉建议部: complaint@51pot.com
Copyright © 201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1 美壶热线:1347257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