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作者:钱大江
七月流火,在江南秀美的小城宜兴的一个花木葱葱的普通住宅小区内,二楼的房间空调散发出阵阵凉气,我们专程登门拜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老师。
谭大师今天穿了一件漂亮的T恤衫,乌黑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人显得特别精神,一点看不出已是一位将近七旬的老人。在先开始的拍摄工作中,谭大师不厌其烦地听从我们的摄影师小陈的“摆布”,摆好POSS,只见快门一闪,谭大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引得几个年轻人也都笑了起来。这时的谭大师,真像一位和气的老爷爷。
在拍摄谭大师作品时,要把直径接近50厘米的大盘和大花瓶都从陈列柜里搬出来,摆到我们带来的摄影台上,再打上灯光。谭大师踩在椅子上,爬上爬下,我们都紧紧地抱住谭大师的双腿,生怕有个闪失,谭大师却微笑地说:“不碍事,不碍事。”一个多小时的拍摄工作,一下子把谭大师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我们从开始的景仰、拘束,变得放松了,谭大师虽然是海内外闻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却如此平易近人,他是一位平凡的人,也是一位和蔼的老师,一位慈祥的长者。拍摄完毕,两个年轻人都已改口叫他“谭爷爷”了。
采访开始了,谭大师专门为我们泡上一壶幽香的清茶,还亲自为我们一一沏上,欣赏着茶海中精美的紫砂壶,呷上一口香茶,还未开始采访,我们都已陶醉了……
问:紫砂陶刻的高境界是什么?
答:紫砂作品本身就是由陶文化、紫砂泥的不同品质两部分组成的。多种元素、不同的文化理念融进紫砂作品,其中就包括陶刻。为什么好的陶刻作品让人感到得体?因为陶刻者从古代碑刻等传统艺术中吸取了营养,刻上后给人融为一体的感觉,作品不跳、和谐、饱满,有对比感。不管从作品的内涵上、形式上还是技术上都达到和谐与对比的高度统一。例如有件作品“南瓜壶”上有诗云“案头犹闻瓜菜香”。就是这个意思。切壶、切茶、切诗画。三者融为一体,成为作品密不可分的组成。这就是紫砂陶刻的一种高境界。
问:任淦庭大师在紫砂陶刻史上的地位是公认的,您与任大师师承关系如何?
答:我老师任淦庭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弟,不幸家道中落。幼年丧父,中年丧母,命运多舛。他只读过三年私塾。自幼喜爱书画,家贫无钱购买笔墨纸张。时常以树枝作笔,席地而画。15岁就学于宜兴名刻画家卢兰芳。满师后在吴德盛刻画谋生。署名“企陶”或“潜陶”刻款。
任淦庭先生潜心研究紫砂雕刻技艺,他师承清末宜兴书画家、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等人。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多体书法、文学诗词、辞章短句,使陶刻装饰与紫砂的艺术风格和谐协调。他善于在多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炉等陶坯上作书刻画。山水、花鸟、人物无不生动雅致。他雕刻的书法,笔刀遒劲。铁画银钩。刀锋灵秀,真草隶篆,各具风格,尤以大篆和古隶见长。他在陶上作画,随意天成,且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功夫独到,特别是刻成对紫砂花瓶,布局左右完全一致。恰到舒坦。是他的独到活。
1956年任先生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这是当时工艺美术行业的高荣誉称号。即后来所称的七大艺人之一。1958年我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就师从任淦庭先生学习陶刻装饰。他对学生特别严格,教学认真负责,徐秀棠大师是他的个弟子,我、鲍志强、鲍仲梅、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王品荣、张赦堂、束旦生、周伯奇等都是他的学生。
先生的陶刻作品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他是紫砂陶刻技艺全面的民间工艺大师。我认为先生用刀的大特点就是奔放。现在虽然时代进步了,紫砂陶刻在表现内容、技法、借鉴别的工艺美术长处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在陶刻技艺的全面展现上。我们与先生仍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我认为今仍未有人越我先生。我们只能景仰其项背,他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丰碑。
问:紫砂陶刻的用刀特点是什么?
答:陶刻装饰是用“刀”作笔来体现的。用刀的快慢、浮沉、宽窄,会显示不同的效果。因此刀的大小、角度、利钝、厚薄须按不同的文字和图形要求磨到不同的程度。所以磨好刀是起码的基本功。陶刻的刀法有双刀正入法、单刀侧入法以及涩刀、迟刀、轻刀等各种技法。陶刻用刀借鉴石刻为多,形式体现为几种不同的底,例如三角底、平底、“升箩”底,善于表现楷书,像曼生壶上的刻法;琢砂底善于表现碑刻的韵味,比较有力度;内圆底、外圆底善于表现篆体。显得饱满。……总之要根据各种不同的字体来采用多种不同的用刀方法。才能表现出不同字体的书法韵味。
问:您对紫砂陶刻的不同风格有何看法?您的风格是什么?
答:紫砂陶刻的不同风格实际上是陶刻者本人见长某种书法和绘画的风格及本人的文化素养,再融入自己的爱好。如任淦庭大师的豪爽奔放。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细腻、俊秀、有内涵的作品。要说我的风格,说清新俊逸还是比较贴切的。
总之。个人风格的形成只有在继承、借鉴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升华。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紫砂陶刻是以紫砂泥材质为载体的。因此要在充分发挥紫砂泥质特性的基础上,吸取古代中国画中的十八描技法,融汇贯通,根据不同的题材。或抑扬顿挫,或逆锋疾施,或轻刮浅刻,或提刀雕琢,或阴刻或阳刻。总之。一切都是为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创作“千寿瑞祥瓶”、“唐宫佳丽美人瓶”、“太湖颂阳雕书法挂盘”可以说是我比较成功的尝试。
问:如何评价青年陶刻者的不同艺术风格?
答:青年人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大多受过大中专美术院校的系统学习,美术基本功好,而且敢于吸取各种不同工艺美术的长处。触类旁通。所以能创作出很多有新意的作品。但是有些作品只见画。不见刀,画画得行。但起刀落笔都没有了。看不出紫砂陶刻的特点。要刀刀见笔。没有扎实的用刀基本功是不行的。我师从任淦庭先生起步时,先练磨刀就要学三个月。再练上下左右的刻。还要练线,长线条、深度、力度、光在外、毛在外,要操纵自如,要学京剧大师梅兰芳,兰花指都练十年功。
以刀刻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紫砂装饰。由于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刀味”的多样性。所以历代被世人推崇,尊为紫砂陶刻的“金石味”。实际上应称为“刀味”。陶刻的“刀味”。是通过作者采用粗细、刚柔、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各种不同形象的质感和情趣。“笔笔见刀、刀刀见笔”才是功夫,才是紫砂陶刻的真谛。
问:请谈谈紫砂陶刻的现状
答:紫砂陶刻是紫砂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中间有很多优秀传统需要年轻人来继承。年轻人要接好班。要多花点时间来练基本功,多花点时间来追求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我还是提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宣纸上作画,墨分五色,在紫砂器上陶刻,刀分轻重顿挫、虚实粗细。还是要练好手中的刀。用它来表现陶刻的美。
另外。更重要的是要确立意识。打造氛围,进一步提高特艺品的创作水平和艺术品位。提高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技艺升华和品种创新。面对紫砂市场一哄而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的情况。业内人士要树立意识,打造氛围,特艺品更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招,在品种、形式和技法上不断翻新,收藏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和鉴赏水平。与从业人员保持沟通,了解作者的风格、特点。从而使假冒伪劣作品无可乘之机。
问:谈谈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答:传统是师承,创新是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创作“江南春壶”系列作品就是一种积的尝试。把“江南春壶”以江南山水为主题,造型凸现江南特有的人文景观:小桥、流水、人家。壶身一面刻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忆江南》,另一面精刻江南山水画面。第二把“波清鱼跃壶”一面刻几条在清波中游弋的小鱼,另一面刻“波清鱼跃”四个俊秀的行书,俨然是江南鱼米之乡的意境,此壶鱼跃悬盖,三足成鼎状。充满古朴巧妙之味。第三把“太湖颂壶”一面隶书镌刻我自作《太湖颂》七律诗一。另一面刻包孕吴越的太湖风光,一段黄色的真竹弯成提梁。创意新颖,显示三万六千顷太湖的包容胸怀。三把壶用三种不同的形式,三种不同的泥料,以三种不同的款式,三种不同的内涵。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内容、同一主题。这是我近年来探索传统与创新关系中比较满意的作品。
问:能否请谭大师谈谈个人及家庭的情况。
答:我1939年7月出生。今年68岁。已是近古稀的人了,但我的身体一直很好。手中的刀是一辈子也不想放下来了。我老伴也是做壶、刻壶的。我们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谭晓君,二女儿谭晓燕,都在做壶、刻壶;大女婿当医生,二女婿在广电局,他们都没涉足紫砂行业。第三代中,一个外孙女读初二,喜爱钢琴。已通过10考试,听她的琴声是我高兴的时候。另一个外孙女小学六年。书法、游泳等艺术、运动。她都很喜爱。有不错的艺术潜质。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紫砂紫沙名人集合 下一篇:提供收藏养壶小妙方,提防鞋油壶
作者: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80cc编号:34539原矿紫泥
点此咨询媒体宣传部:media@51pot.com 商务拓展部:business@51pot.com 投诉建议部: complaint@51pot.com
Copyright ©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1 美壶热线:1347257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