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紫砂陶土的开挖主要集中在大水潭附近,也就是所谓的正宗紫砂土在黄龙山。紫砂艺人对紫砂土的名称也没有确定的称呼,统称“野山红泥,青泥,底槽青 等”,这是因为以前开挖时条件简陋,像小煤窑的坑道式,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碰到“龙筋”时只能绕道开挖或回采,在黄龙山上留下了一个个小窟窿。由于开挖面 小,条件恶劣,接触到的紫砂陶土品种少,即使碰到特殊的品种,量也很小。解放后四号井、五号井等较大的坑道使用,开挖量增多,但紫砂厂用泥时并不太区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紫砂热”的升温,矿上开始细分矿源。现在采用的露天开挖,使得一些稀少品种大量出现,其它地方如湖滏、长兴也出现类似黄龙山紫砂泥矿 的原料,并得到大量的替代使用。
根据前人的研究及对照矿标,可以确定:紫砂陶土是甲泥矿层中的一个夹层,而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属粉砂质沉积岩。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或接 近于地表,岩石颗粒经过风、流水、冰中的搬运,然后沉积于陆地、河、湖以及海洋环境:如海滩、三角洲、海底,通常其可以顺层剥离,具有各种各样的成层构造 和层面构造,而且一般含有化石。粉砂质沉积岩中主要万分是石英,其次是长石和云母。
由于地壳运动,构造带发生扭曲、断裂,故而在开挖中成“穴状”出现。古人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只能叹到:“出土诸土,其穴往往善徒,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
黄龙山现在一般矿源有以下一些叫法。(见附表)
矿源在地下几种分布情况分四种表所示(矿源剖面图)
根据我的了解,得到以下几个新的想法:
一、 一般人们一直认为本山绿泥是紫砂泥层中的夹脂,称为“泥中泥”。现在根据采挖剖面我们知道,本山绿泥,是龙骨与黑墩头之间的一层矿泥,而不是所谓紫 泥夹层。根据成分分析,其含铁量较少,且以Fe离子为主,故其矿物呈暗绿色,烧成后呈黄色。由于其石英含量高,颜色浅,故矿物有油脂一样的光泽属于一种完 全解理矿物,其产量少,只有薄薄的一层。
二、 黄龙山也产红泥,在黄石的夹层中,虽量很少,但烧成温度与普通紫泥一样,远远高于赵庄红泥(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紫砂红泥),且其表面质感与紫泥完 全一样。其工艺性能:可塑性、触变性、干燥、烧成、收缩等也与紫泥大致相同。根据笔者小样试验,也适合用于手工拍打成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曾出现较 大造型的红泥花壶。(根据艺人的经验,赵庄红泥、川埠红泥不适合做大件红泥作品,只能做一些较小的类似于水平壶的作品。)
三、 所谓有争议的天青泥的问题:
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到天青泥“出自蠡墅,陶之变黯肝色”,而有些人认为烧出来的茶壶颜色像天青色,才是天青泥的颜色。
根据与采矿人的交流,我认为天青泥是紫泥中的一个品种,是龙骨上的一个夹层,只是较嫩而已。其依据是确实有象天兰青颜色一样的矿源出现,其烧出来的颜色确 实呈暗红色,也就是“黯肝色”;其二,泥料的称谓一般都是开挖的人叫出来的,他们的文化素养决定他们不可能象文化人那样浪漫,是比较直接,直观,泥像什么 颜色,就称什么颜色;其三,根据分析紫砂泥中显色元素主要为铁,含量较少的元素如锰、铜等烧成过程中不可能呈现近似天青的颜色。
四、 有关紫砂泥中“杂质”说
紫砂矿属粉砂质沉积岩,以硅、铝、铁为主,在紫泥中以石英、高岭土、赤铁矿和云母为主。前一段紫砂炒作中,台湾收藏者在收藏的迷茫中无法确定紫砂茶壶 的真正价值,只能根据工业产品标准来衡量一把壶的好坏。这其中包括泥料好坏——纯度。在坯体上不能出现黑色杂质、云母片(银星)。为了适合消费者的口味, 泥料加工者发明了泥浆冲砂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紫泥泥料的组成成分中我们看出,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银星闪点),偶尔也会出现黑色斑点, 黑色斑点是Fe或M n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溶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是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而是用了泥浆冲砂法,或用其它含云母少的矿 源来替代的,是一种人为的故意的对自然材质的自然美的破坏。另外,由于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以CaCO3为主的化石在高温烧成中变成了熟石灰,冲泡中吸水 膨胀,产生了所谓的“灰爆”即茶壶表面的瑕疵点。这在泥料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也是紫砂泥料的一个缺陷。
五、 正宗紫砂泥
从古到今,我们所称的紫砂泥都出自黄龙山,近几年由于开矿成本涨价,紫砂泥本身开采量不大,用量增大,人们开始用黄龙山的夹泥,湖滏的紫泥来替代。近期我们从中采取几个样品,大致作了基本元素的测定,列表如下:
注:1、黄龙山矿标由台西矿陈伟先生提供,4#由紫砂一厂原料车间提供
2、分析实验由重庆师范大学化学系孙进元教授协助完成
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 从泥料的形成看:
根据前人的观测,紫砂矿中石英颗粒呈次棱角的砂粒状,说明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由于矿物沉积过程发生沉积分异作用,当流速减少时,水中重矿物总比同样大 小的轻物先沉淀,同一种矿物总是粗粒的先沉积下来,球形比片状的更容易沉淀。另外,材质密度Fe2O3>SiO2>AL2O3,在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同 一层次中含铁高的材质,颗粒沉得深下,而含铁质低的在上层。故而有老中嫩底槽青之分。
(二) 从烧成角度看:
底槽青相对紫泥来讲烧成后由于含铁高而偏紫,而底槽青也是越深越紫。
由于含AL量的不同,4#井紫泥的相对耐火程度高于黄龙山的,在底槽青中越是深的耐火度越高,湖滏的就更差一些。
本山绿泥的耐火度,高于其它各种泥料。故而本山绿泥的坯放在一般窑中不易烧成。
紫泥的耐火度不及底槽青,比较适合现在一般窑火温度。
湖滏的底槽青由于含铁量近于黄龙山的中槽青,而含AL量又远低于中槽青,耐火度较差,相对来说湖滏底槽青确不如黄龙山的,也是一般人为什么推崇4号井底槽青的原因。
(三) 从制作工艺上:
本山绿泥中含石英偏多,坯体的收缩大,吸附水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收缩大,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泥料“爆”。同样底槽青越老越好,收缩越小,利于制作。
(四) 从外观、加酸反应看: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紫砂泥天青泥、石黄泥——泥中极品 下一篇:紫砂泥绿泥(梨皮泥)
作者: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80cc编号:34539原矿紫泥
点此咨询媒体宣传部:media@51pot.com 商务拓展部:business@51pot.com 投诉建议部: complaint@51pot.com
Copyright ©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1 美壶热线:1347257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