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6月5日消息:近期,“紫砂”一词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关键词。曾经对紫砂爱不释手的藏家,现在是闻紫砂色变。
长期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紫砂界人士坐不住了,纷纷出来辟谣。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强调,紫砂泥料本身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没有“化工壶”之说。
针对“正宗的紫砂原料矿早已封闭”的说法,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堵江华则认为,丁蜀镇黄龙山里深藏的紫泥是好正宗的,这个没有错。但周边地理地貌山势结构接近的地方不能排除有相关的矿源,那么为什么不能用于日用茶具的生产呢?这或许在品质上和原黄龙山的矿源有差异,但只是品质差异,不能用“真假紫砂”来区分。
两位紫砂界的重量人物试图力挽狂澜的行为,并没有给紫砂危机带来任何转机。紫砂壶有如过街老鼠,个个避之则吉。
为何这次“紫砂门”事件闹得如此严重?一只小小的紫砂壶,父母帮着炒,大师捧着炒,师徒联手炒,同行相互炒,自我吹牛炒,令紫砂壶价格一路狂奔。在高额利润下,大量造假品,化工品、代工品、仿冒品、伪造大师品层出不穷,为收藏者设下一个深深的陷阱,有多少人落入陷阱,无法统计。所以,央视这次曝光,引爆了消费者多年的积怨。
有人说,紫砂陶瓷行业的信誉已经到了冰点,其危机是前所未有的。我认为,还没有到冰点,问题还会层出不穷。因为制约紫砂发展的大毒瘤———标准问题,今还没有解决。
根据去年6月当地部门制定《紫砂陶器》标准规定,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制成、不上釉、透气性,符合上述三点的陶器就是紫砂。此标准让人摸不着头脑。究竟含有多少成分的紫砂才叫紫砂产品?紫砂产品重金属含量的鉴定要求和设备,这样的检测机构在全国寥寥可数。
没有紫砂的量化成分标准,制陶工艺比较复杂,各个厂有不同的配方工艺,这不继续让不良企业可乘吗?盲目的消费者不也就得继续受骗吗?消费者是不会长期受骗的,后只有避之则吉了。真到这个地步,紫砂行业还能逍遥地活下去吗?
当务之急就是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建立起一种可监控的制度。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紫砂壶缘何"中毒" 下一篇:揭紫砂壶黑市制作真相
作者: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80cc编号:34539原矿紫泥
点此咨询媒体宣传部:media@51pot.com 商务拓展部:business@51pot.com 投诉建议部: complaint@51pot.com
Copyright © 201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1 美壶热线:1347257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