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美壶商城
推荐美壶
全手工
天天特惠
我的美壶
首页 > 紫砂知识 > “供春壶式前期”又有新证据

“供春壶式前期”又有新证据

文章分类: 紫砂历史

文章来源: 美壶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人气
373

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可以手机查看^_^

                                                    作者 :杨世明 审定供图 :江南壶圣

     “供春壶式前期”有紫砂壶,是一段不可缺少的紫砂文化史。为此,我作过考证、探讨,并一直在呼吁重写“紫砂文化史”。《中国壶迷网》网友“江南壶圣”先生,在点评“陈用卿是何时人——兼谈其壶铭创作”一文中又提出了新证据。
他在点评中说:
  “笔者见过一个有唐宋风格的紫砂壶 ,盖底无釉,壶身外面上了底釉 ,然后用漆作装饰和写唐诗 ,壶底有支烧点三个 ,笔者也见过在底部出现支烧点的景德镇窑白瓷瓷器 ,其年代早应该是唐晚公元870年五代907年前后 ,北宋官窑 ,汝窑器底有支烧点大家都懂 ,但在元代及以后瓷器底部有支烧点的就见不到了 ,所以当时紫砂也受到瓷器烧制工艺的影响在壶底也出现过支烧点 ,这说明壶底有支烧点的壶可能出现在唐晚北宋这段时间 ,根据笔者见到过一把有支烧点的壶有文人的诗句 ,这说明文人壶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 ,而不是曼生开创文人壶的先河 。下图是唐宋时期紫砂壶壶底支烧点图仅供参考 !”
    支烧,也称“支钉”、“支垫烧”是烧制陶瓷的一种技艺,也是一种工具,将支烧放于陶器或瓷器底部,手工捏成,上面有较明显的指纹,以防止底部粘结!

    正如“江南壶圣”先生所说,据陶瓷史研究,陶器、瓷器烧制“支垫烧”技艺发明于汉代,兴于唐宋;唐代出现“匣钵”后,“支垫烧”技艺渐衰,到匣钵成熟而普及运用,到了元明时便结束了“支垫烧”的好运(见闻长庆先生《华夏古陶瓷支烧窑具文化起源·名窑与支钉匣钵关系》)。因之,“支垫烧”技艺的考察,成为元明前鉴定窑口和断代的一个重要方法。
    紫砂陶也有类似的情景。“江南壶圣”先生提供了有“支垫烧”技艺的紫砂壶。紫砂壶在烧制中何时不用“支垫烧”技艺?“羊角山老窑”出土的紫砂壶残片,已不见“支烧点”,那是明代初年的事。有文献记载紫砂壶不用“支垫烧”技艺,晚是李茂林把“匣钵”引进紫砂壶烧制。《阳羡茗壶系》的作者周高起说到李茂林的功劳说:“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故前此茗壶不免沾缸镡釉泪”。(见《紫砂古籍今译·阳羡茗壶系》5页)李茂林等明四家为“供春之后劲”,时大彬约生于1575年左右,那么,明四家则为1510年到1597年(许次纾作《茶疏》肯时大彬)之间的事。
    从陶瓷史,从周高起的记载,紫砂陶壶的烧制有从“支垫烧技艺”过度到“匣钵”技法的历史过程。从“江南壶圣”先生提供的实物,从“羊角山老窑”残片不见“支烧点”,到文献记载李茂林引进“匣钵”,可见“江南壶圣”先生提供的紫砂陶壶,少是“羊角山老窑”之前的实物,少是明代之前的紫砂。从陶瓷史来说,元明之后便不见“支垫烧”技艺的使用。因之,这款带“支烧点”的壶,应是元代之前的紫砂陶壶。
   在同“江南壶圣”先生的交流中,他说有“支烧点”的是一款“三彩汉方紫砂陶壶”,并发给我一组藏品照片,壶身上是“三彩”,还有“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的书法铭文。
   此“三彩汉方壶”,受唐三彩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此铭文源自唐代林宽的诗《少年行》:“柳烟侵御道,门映夹城开。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报仇冲雪去,乘醉臂鹰回。看取歌钟地,残阳满坏台。”·林宽,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侯官人,其事迹不详。著有诗集一卷和《文献通考》传世。也许岳飞《满江红》词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太有名,林宽的励志诗句很少为人知晓和引用。我知道很多励志诗句,也是次读到它,当然也是我孤陋寡闻。
    唐三彩的影响,支垫烧的足迹,林宽诗的选取,此壶应是岳飞作《满江红》之前的紫砂陶壶。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班师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之中写下了这气壮山河的《满江红》。因之,从以上诸点,我以为“三彩汉方紫砂陶壶”是873年(林宽诗)之后,1136年(岳飞词)之前计263年之间的砂壶。
    若此,此壶价值有三,一为紫砂陶器源于宋代,提供了一件珍贵实物。其二,此壶传承唐代长沙窑“诗文书画壶”风格,把“文人壶”的基本特征向前推了一大步。以1136年计,比陈用卿1627年创作的壶铭早491年,比陈曼生1813年到溧阳早677年。何来陈曼生创“文人壶”?
    紫砂文化史要重写,这把壶更是一个有力的呼唤!此是它的第三个价值。万年前钱塘江流域已烧制陶器,八千年前已有彩绘陶及陶刻文字,早在商周时已在烧制原始黑瓷与青瓷。壶,在甲骨文中已有多种写法。壶,盛水、烧水、煎药、煮茶,明代以前形制变化不大,只是功能不一。
    从形制看,这款“三彩汉方壶”是茶壶。泡茶法早在唐代便流行于民间。有泡茶,就有泡茶茶壶,因之有了“唐末宋初的三彩汉方壶”。到了明代皇帝朱元璋废团茶以皇权推动泡茶法,茶壶才以“茶事的配角转换为主角”的身份,从上向下,从皇子朱权到普通官员,以盛水的工具、烧水的器皿、煮茶的砂壶,从厨房、从火炉上解放出来,走进正屋,登上台面,落座茶几,直接与茶人面对面沟通。在茶人、文人面前,壶需要“宜于茶性”,朱权个作了‘哪种壶益于茶’的探讨,以为“瓷石比金壶、银壶好”;150年后许次纾壶则记下‘瓷壶不堪用,而供春时大彬为代表的紫砂陶’益于茶,于是,紫砂陶壶从金壶、银壶、瓷壶----之中脱颖而出。壶需要为“悦己者乐”,壶需要美!宜兴紫砂壶由“大而不雅”的“羊角山老窑”的六方壶等,经明代正德年吴仕设计“供春壶式”,再经时大彬为文人个性化服务“变大壶为小壶”,作“方不一式,圆不一相”的创作,终于使紫砂陶茶壶登上“世间茶具称为”的宝座。何来金砂寺僧、供春鼻祖?何来把紫砂壶“供春”?

   愿更多“三彩式”、“有支烧点”紫砂陶器出现!

   衷心感谢“江南壶圣”先生的收藏分享!

    此文写好后,也请“江南壶圣”先生予以审定、把关。由此,此文也是我们共同研究的成果。

                       杨世明于《金岛山寺》 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

   附:江南壶圣先生的几件藏品,图上文字为照片上的原文:

  据二壶断定:

  一是唐宋时期“三彩紫砂陶壶”。

  二是“供春壶式前期”,明正德前“弘治年间”的直圆壶。

一 :唐宋时期“三彩紫砂陶壶”。
001vlV1oty6F8gS4ud260&690.jpg 

001vlV1oty6F8gUsP1N5b&690.jpg 

001vlV1oty6F8gUVZER11&690.jpg 

001vlV1oty6F8gWBE1fe5&690.jpg 

001vlV1oty6F8gRoLwXc7&690.jpg 

psb.jpg 

2013-12-23 22:51 上传

下载附件 (82.46 KB)



001vlV1oty6F8gXIw5va5&690.jpg 

二 :“供春壶式前期”,明正德前“弘治年间”的直圆壶。
psb (2).jpg 

001vlV1oty6F8h73Y5rf9&690.jpg 

001vlV1oty6F8h56GWp4d&690.jpg 

001vlV1oty6F8h4pCC6aa&690.jpg

 


注 :文章转贴  《金岛山寺》杨世明先生于父亲共同合作研究的文章。
    当此贴面世时,衷心地感谢《金岛山寺》杨世明先生对中国宜兴紫砂的研究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也同时感谢台湾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特聘研究员 ,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总编古谿--黄健亮先生,中国华夏紫砂博物馆馆长李长平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曾经共同研究作出的贡献 。

 

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壶人印象记紫砂工艺师周洪彬 下一篇:茶具中的茶室四宝

本站上新 点击查看更多

关注美壶

我的关注 美壶顾问 联系美壶

美壶顾问

微信客服扫一扫

请以美壶网官网公布为准,谨防上当受骗

美壶官方微信

微信号:pot51pot
微信号:pot51pot

关闭  

在线询价

登陆美壶网

欢迎您登陆美壶网。您可以查看最新紫砂壶价格,可以收藏您喜欢的壶,对您喜欢的壶进行评论,并且随时查看积分。

美壶网感谢您的一路陪伴!注册本站新会员

美壶网感谢您的一路陪伴!注册本站新会员

如果长时间无法获取动态密码,请尝试重新获取,或者请你查看手机助手是否设置【拦截短信】!

美壶网感谢您的一路陪伴!注册本站新会员

  • 用户名
  • 密 码

欢迎您登陆美壶网。您可以查看最新紫砂壶价格,可以收藏您喜欢的壶,对您喜欢的壶进行评论,并且随时查看积分。

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加入

  • 用户名
  • 密码
  • 重复密码
  • 手机
  • QQ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