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可以手机查看^_^
沈汉生, 艺名石羽,1946年生于江苏宜兴,高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无锡市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老艺人任淦庭学艺,1985年函授进修书画艺术,曾任锦达陶艺有限公司副总工艺师,1984年《百寿瓶、九头竹筒茶具》(合作)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95年作品《鸿运当头茶具》(合作)获江苏省陶瓷新品评比二等奖,代表作品还有《曼生十八式壁瓶》等。
沈汉生先生是当代紫砂陶艺大家。他与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等陶艺大家师出同门,均师从宜兴近代七大艺人之一的任淦庭。这一师门的紫砂陶艺,尤以陶刻见长。按照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徐秀棠作品的意趣是“散”,谭泉海作品的意趣是“秀”, 鲍志强作品的意趣是“奇”,毛国强作品的意趣是“放”,沈汉生作品的意趣是“文”。沈汉生的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典雅气象。
在中华民族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全社会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审美倾向都在改变,时代呼唤着博大、雄浑、深远、逸的艺术精神。及时适应这一时代趋势,在传承的基础上再次实现紫砂壶文化的越和创新,是当代紫砂陶艺从业者的光荣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今天紫砂陶艺发展的正确道路,既不是因因相袭,也不是盲目创新,而必须是守正创新,是循着时代精神去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只有率先实现新的文化自觉,率先推进紫砂陶艺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才能创造真正的新,取得真正的新成就。沈汉生的作品,就是这一艺术趋势的生动表现。他很好地将清代以来的陶艺风格与时代的艺术精神结合了起来,创造了一种类似盛唐气象的典雅之美。
沈汉生陶艺的典雅之美,先表现在“型”上。其造型力求在传承、遵循规范的同时推陈出新,所有的作品都贯穿着一种端庄、饱满、凝练的气度,展现着雄浑大气之美。静观之,总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激扬的盛唐诗篇。如“汉风壶”、“扁雀壶”、“云珠壶”等就充分借鉴了汉代陶器简练古朴的造型,很好地表现了一种稳重、凝练的风范,呈现出浓郁的汉唐古意。又如“紫碗壶”、“高四方折角壶”等壶形,壶体力表现如铁、似鼎的恢宏气度,壶嘴、把、纽则辅之以恰当的灵动和变化,表现出简练含蓄的风范。再比如“石羽石瓢壶”,集子冶、景舟和汉棠风格之大成,体现浑厚圆融的气象;而“点砂腰带壶”平稳有序,给人以“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之感;“僧帽提梁壶”、“佛缘壶”犹如莲花开放,给人以清净自在、安详庄严之感;“红三脚如意壶”如群帝骆龙翔;“大集泉通转山水壶”如江海凝清光,无需一一列举。
这种典雅之美,也集中地反映在书画的刻绘上。沈汉生能够自如地运用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多种书体,能够巧妙综合山水、水彩、人物、民俗等多种绘画风格,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气象万千。他精通清刻、沙地刻、阳刻、着色刻和“双入正刀法”、“单刀侧入法”等陶刻方法,无论是在精细工整、严谨端庄上,还是在或虚或实、粗犷豪放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作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观其书风,形则近二王,笔则多用方,既工整美观,又苍劲有力。观其画风,如“金砂大画筒”、“山水大挂盘”、“六方大画筒”,以及“金砂四方双耳鱼尾瓶”等皆融会了传统山水画与水彩等现代画的风格,大有李可染、关山月等当代书画大师的风范。
在沈汉生的诸多作品中,能充分反映其典雅之美的,当属“茗香十八套壶”和他所刻绘的梅花。“茗香十八套壶”为组件套壶,作品均以深沉的黑泥为材料,用点砂作为装饰手段,将传统的石瓢壶等壶形进行富有现代气息的处理,使之古朴中显生动,沉稳中现活泼,再加上独到的红梅点刻技艺,可以说将紫砂壶的典雅之美发挥到了某种致。特别是观其所刻之红梅,“淡晕还殊众,繁英得自然”,毫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悲情色彩,大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之气度胸襟,充满刚健乐观的精神和活力,令人赞叹。艺如其人,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傲骨,有“国花”的美誉,沈汉生钟情梅花,擅长刻绘梅花,也充分说明了他的品格和艺术追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沈汉生先生喜欢的诗句,也是他的艺术格言。
作品欣賞:
碧玉如意
玉鼎
圓
天尊
石瓢壺
合歡
國色
佛
點砂腰帶線
合歡壺
紅圓珠
鴻運當頭
龍蛋
漢鐘
鴻運當頭茶具
百壽瓶
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研究员级高工陈国良紫砂壶爱艺术 下一篇:热门紫砂艺人高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