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志坚先生,宜兴青瓷全套工艺的传承人,工艺美术师。
出生于1954年9月,1970年12月自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宜兴日用瓷厂(宜兴青瓷厂前身)工作,先学徒做车工,后转行做钳工。
1978年7月,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陶瓷专业,主要进修陶瓷机械、陶瓷工艺、陶瓷窑炉热工等专业课程。之后,他被分配到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基动处任技术员,1980年2月调任宜兴瓷厂(宜兴青瓷厂前身)技术科副科长,直接从事青瓷技术工作,期间承担轻工业部下达的《54米青瓷节能隧道窑》设计制造项目,
于1983年一次通过节能、技术项目的验收,并投产使用,成为当时国内节能、技术先进的青瓷生产窑炉。经过几年的实践历练,她已渐渐成长为陶瓷公司系统内为数不多的年轻有为的科技知识型干部,
在1984年7月被提拔担任了技术、生产副厂长,直接负责组织青瓷生产工艺技术的改革创新,通过对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使青瓷销售规模大幅增加,年销售由1983年的80多万元,猛增到1987年的400多万元!期间负责并参与研制成功了省列“青瓷成套餐具”项目,一举获得了江苏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谈志坚被评定为助理工程师,并于1988年被评定为工程师。
1988年8月,他升任宜兴青瓷厂厂长,在厂长任期的4年间,宜兴青瓷生产繁荣,青瓷产品已有花瓶、花盆、茶具、餐具、酒具、烟缸、灯座和各类工艺美术陈设瓷等1000多个品种,釉色也增加到鳝鱼黄、黛青、梅青、月白、青蓝、翠青、粉青、影青、鳖裙、天青、灰青等10余种,青瓷工艺品在全国陶瓷评比中多次获奖。期间,他设计的多件陈设作品参加省以上作品评展,并获得奖项,企业有30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并被外交部、文化部定为国礼产品生产企业,文化部外宣局官员对青瓷工艺品爱不释手,数十件(套)青瓷工艺品被选送到20多个和地区进行展出,轰动了这些和地区的参观者。企业的青瓷销售连年大幅度递增,从1988年的830多万元,猛增到1992年的2800多万元,青瓷工艺品的出口创汇达到了120万美元。
1992年11月因组织需要被调任宜兴市环保开发区(宜兴环科园前身)副总经理,由于她酷爱陶瓷文化,是个陶瓷专业人士,对行政工作感到不适应,为此,于1993年3月请调离开了政府部门,毅然回到酷爱的陶瓷行业,任村办合资企业宜兴金鱼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从规划生产工艺流程、建设新厂、调试生产设备,到造型设计、产品研制、市场开发,都亲自参与,实现了重新创业的目标,1994年的日用陶瓷酒瓶和园林陶瓷的销售就达到了600多万元。1995年5月,又接管了与“金鱼草”一墙之隔而面临倒闭的宜兴金帆陶瓷有限公司,该企业注册资本429万美元,主要产品全部为出口日用精陶餐具,1994年销售394万元,1993年1994年累计亏损近2000万元。当人们得知金鱼草公司接管金帆时,纷纷认为,木船拖军舰,必死无疑。接管后,谈志坚既任董事长、总经理(不设副总经理),又直接兼任技术开发部、生产部、质管部和财务部部长,对两个企业进行重新整合,资源重新配置,以其自身的言行,带领干部职工抓紧抓好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升。产品的上档升和市场的开发拓展,使公司于1996年实现了减亏目标,1998年实现了盈利目标,到2000年公司员工近1500人,实现年销售8600万元,净利润达到了2600余万元。谈志坚先生深谙双赢理念,他充分利用两企业优势互补,坚持创新创优,实现了比翼双飞的目的。当时两企业日用手彩餐具出口年创汇突破了800万美元,成为国内手彩出口行业的知名企业和我国南北方出口企业赶的目标。陶瓷酒瓶是高档酒瓶新品迭出,每年投产的新品多达100多种,金鱼商标被评为江苏省商标,金鱼陶酒瓶被评为江苏省名产品,本人参与研制成功的“底足不露胎的色釉陶瓷酒瓶制备方法”和“陶瓷酒瓶色釉装饰工艺”于07年申报了专利(现在审核中),产品覆盖了茅台、五粮液、国窖、郎酒、西凤等众多名酒企业,了酒业的品市场销售,而且保持供不应求的旺销势头。企业近13年的年应税销售达到21.2亿元,年均创利持续保持1500~2000万元的水平,年均交税950多万元,就业人员保持在1800~2000人。2005年11月,他被江苏省人事厅评定为高经济师,2007年被中国陶协授予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称号,兼职中国陶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任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金帆、金鱼两家公司日新月异,持续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谈志坚先生为之奋斗20多年、举世盛赞的宜兴青瓷,却由于种种原因随着宜兴青瓷厂于1998年的破产而中断,宜兴青瓷就此消失,历史的遗憾在谈志坚心中难以抹平。2006年12月,为了拯救宜兴青瓷,他收购了原宜兴青瓷厂破产后的部份厂区,开始了宜兴青瓷的复产工作!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陶都五朵金花之一的宜兴青瓷,又地吐蕊绽放,350多种传统和创新产品,件件胎白釉翠,青中泛蓝,嫩荷含露,古镜破苔,绚丽夺目,多件作品在省市陶协举办的陶艺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他设计的“12寸窑变玉鬲”和“甲骨文陶艺”均获一等奖。宜兴市2007、2008年连续两届“秋洽会”选用宜兴青瓷取代宜兴紫砂为礼品,2007年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当代宜兴陶艺展”上,80件青瓷工艺品大放异彩,之后,宜兴市人大、宜兴市政协组织代表,委员亲临视察,对谈志坚旗下公司恢复宜兴青瓷生产和发展的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8年10月,在中国古陶瓷协会、宜兴市人民政府、宜兴市陶瓷协会的重视支持下,谈志坚先生举办了“振兴宜兴青瓷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扬州、龙泉、耀州等地古陶瓷、学者与宜兴青瓷业内人士80多人一起研计了宜兴青瓷的振兴与发展,会上,他发表的“传承发展宜兴青瓷重在创新”的论文,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2008年11月28日,经过精心筹备的“碧玉青瓷艺术馆”在中国陶都陶瓷城隆重开放,陈列的300多件(套)青瓷工艺品,以亮眼的风姿让参观者流连忘返。在传承和发展宜兴青瓷历史文化中,他应用多年来博学多思的知识储备,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使如今的青瓷艺术实现了新的越和突破,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的新的技艺之路。
在谈志坚先生的设计指导和组织安排下,青瓷生产工艺已成功地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一是在成型方法上有了新突破,不仅传承了旋坯成型和注浆成型,新增了拉坯成型、挡坯成型和拉、注混合成型,使青瓷工艺传统化、徒手工、精制作,更体现了青瓷的艺术价值。
二是在装饰手法上有了新突破,一面在刻划、浮雕、堆花、窑变、飞红、纹片等传统手法上注重操作细节的变化,使其产生新的艺术效果,如“窑变”,通过技法细节的变化,不仅保持了似夕照晚霞,色泽变幻无常的特色,而且变得更加自然,更加诗情画意!一面力求创新,先后成功开发了刻胎填色、刻釉填釉、复釉彩绘、玲珑等新的装饰手法,是复釉手工彩绘,是青瓷装饰手法上的创,在技法上作了诸多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动与静、刚与柔的变化,拙与逸、浓与淡、轻与重的对比,繁与简、疏与密的不同和远与近、虚与实互置的艺术表现,使人们爱不释手、如获宝。
三是在器型大小上有了新突破,历史上辉煌期的青瓷工艺品大的尺寸只能做到直径30cm、高度50cm,如今能做到直径50cm、高度80cm,青瓷八宝葫芦瓶高度达到了84cm,青瓷鼎的对角和高度分别过了55cm和65cm,器型之大,创造了宜兴青瓷历史之。在08年度江苏省陶协组织的陶艺创品展评中,谈志坚先生设计制作的“12寸窑变翠玉鬲”获得一等奖及其它奖项。在恢复传统宜兴青瓷工艺生产中,他被宜兴市政府授予“特别贡献奖”。
努力追求,是谈志坚先生不渝的理想。陶瓷之界,高峰无限。谈志坚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昨日的青瓷,还有中国青瓷界的亮眼的未来。